作文是一个积累经验和智慧的途径,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作文锻炼了我们的文字表达技巧,让我们能够生动地叙述故事或陈述论点,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素材2023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素材2023作文篇1
近日,__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在 2018 年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今年95 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 359 旅 718 团 2 营 6 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 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 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张富清同志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奉献。
基层干部,我们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保家卫国、坚守岗位的英勇作为;学习他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精神。
牺牲的战友没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资格显摆战功。这是张富清同志在采访中说的话,他的话值得我们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过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时遗忘了初心和使命,丢失了公仆情。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贯彻一生,在工作中亲民爱民,为群众解决眼前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心系国家,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为同危害国家事业的敌对势力斗争,为国家事业无限奋斗。心系工作,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力量,确保担当作为。
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做奉献有为的干部;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守住初心、牢记使命。
红素材2023作文篇2
人人都在唱‘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都说我们小孩是最开心的没有烦恼的!可谁也不知道我们小孩的烦恼比大人还要多,谁也想不到我们是在烦恼里长大的。比如说我就是个例子,我――李泓洁,就是这样长大的。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记得那是星期5的下午,上离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了,上课前我还和同学们玩的好好的,甚至希望今天是星期1了,可上天偏偏不让我跟同学们好好相处了!这是发生在放学后的最后10分钟里的一件让我永远忘记不了的一件烦恼的事。那件事是因为同学们抢卷子把后面没有抢到卷子的同学们的卷子踩的粉碎。而这么强壮的我都没抢到哦!我当时有点丧气,心想自己一定要有一张,马上我准备去找数学老师要张试卷复印时,舅妈来了我立马从她身边冲了出去,舅妈不解,问老师我怎么哭了,老师以为我哭了马上就把我的死党的卷子给了我,我以为她不会生气,可我上寝室拿衣服回家时,我听见同学们在背后说我坏话,我气透了,我正下楼时,看见了死党上来拿衣服了,我与她争辩了起来,“我没哭好不好,你凭什么这么说!”我急切的问到。死党像吃了什么坏东西一样说“你哭不哭管我什么事,绝交,反正我也准备星期一你来了我也要说,既然现在说了我也省了后天跟你说,拜拜,现在咱俩现在也没什么好关系了。”听了她这么说我伤心的流下了泪。我冲出了门,上了车,到了家里我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了房里,我想到了学校还有么有人会和我玩了。
这个烦恼我逼了很长时间了我要崩溃了!小孩的烦恼都可能跟我一样吧。希望能有很多同学像我一样把烦恼都写出来吧!
红素材2023作文篇3
前段时间,外婆生病住院,我便常去看望。就在那里,我看到了最美的瞬间——来自一位五十多岁的护工,吴阿姨。
跟其他护工一样,吴阿姨总是身着一身干净、朴素的淡蓝色的工作服,戴着护袖。她两鬓已经冒出丝丝白发,眼角的鱼尾纹如条条岁月的河流,皱纹也渐渐爬上了额头……但,她精神饱满,似乎有不竭的热情,笑声朗朗,眼眸充满着阳光与关爱。
一次,妈妈在医生办公室讨论着治疗方案,我百无聊赖地在医院长长的走廊上东走走、西看看,打量医院的一切。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满眼白色的墙面、护士服越发令人忐忑与担忧。透过病房门隙朝里看去,一张张病床上躺着各式各样的憔悴、萎靡的病人,长长的输液管参差不齐,无力地下垂到病人的手腕,一滴一滴地输液,仿佛也感慨着生命的脆弱。
忽然,我听到一阵舒心的轻声笑语,如一缕冬天的阳光,穿透灰色的长廊。循声望去,病床上一位老人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咀嚼着橘子。吴阿姨手里拿着一个剥干净的橘子,一瓣一瓣地喂给病床上的老人,一边跟老人聊着天,不时地说两句笑话。老人也受到了感染,眼睛渐渐明亮起来,露出了笑颜。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似乎也被暖化了。
一位年轻的护士走了进来,看到病床枕边的一袋橘子,有些奇怪地问:“吴阿姨,这橘子哪儿来的,病人家属从外地赶回来了吗?”“嘘,小声点,老人家说想吃橘子,我就自己买了点带过来。”吴阿姨压低声音,“我还说这是老人孩子特地关照我买的,老人听了不知道多高兴呢。”我站在门外,看着吴阿姨,蓦然觉得她年轻了许多,没有了白发,没有了皱纹,没有了鱼尾纹,特别美!
晚上我探望外婆直到深夜,经过医院的长廊,许多病人已经熟睡,看见吴阿姨疲惫地伏在一位病人的床边稍作休息,不时抬起头看看病床前的监视仪……妈妈说,护工工作非常辛苦,工资没有多少,每天照顾的还不止一位病人,喂饭、看药水、给病人擦洗……一刻也没有空闲。
看着吴阿姨辛苦、忙碌的背影,我的心底掠起一阵阵涟漪。这就是我看过的最美的瞬间!
红素材2023作文篇4
秋天的风纯净,不加伪饰,吹在身上,说不出的飒爽,让人有一种澹澹然之感。行走在小区里,我只觉心胸豁然,如荒林野山中的猎人,在夕阳酡红中渐渐沉醉。
一下午,繁琐枯燥的数学题目缠得我头晕脑胀。对我这头脑简单的女孩来说,那些复杂的数学题目如同一个个永无休止的迷宫,每当以为要到终点,走到面前,却发现还是一道死路,仍是一座无法翻过的“大山”。
“算了,放弃吧,山也好,水也好,管它呢。”揉着手里的稿纸,我不经意地向窗外瞥去,咦,什么时候竟有了夕阳?橙黄与醉红糅合在一起,是那样的娇美,又是那样的宁静!
沈从文说“见到夕阳我便不能自己”,还真是哩。那就下去,看看熙来攘往的“人间”?
楼下是一片澄澈的金黄,银杏叶已稀薄,可是远看还是那么艳美。有几缕羽毛在风中翻飞,优雅而自由,让人不胜羡慕。
无意间看到一处单薄的身影,是一个衣饰简陋,略微佝偻的老奶奶,闲闲地坐在小园亭里,手里捧着一本书安静地读着,整个人散溢出一种浓烈的文艺气息。
这位老奶奶我有些熟悉,70多岁了,就住在我们楼下,平时下楼时不时见到,谦和、恬淡,脸上总是溢满微笑。老奶奶的儿子去了国外,想把她接去,可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老奶奶就找了本小学英语课本,学一些简单句子。有时早晨上学,能看到她坐在亭里,大声地读着那些简单的英语。平时并没觉得怎样意外,此刻我却怔住了。
远远地看着,我忽然有些感动。垂暮之年,却仍努力学习,陌生的英语对她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座山?老人尚且如此,年轻的我辈又岂能畏难?山高何足为惧,我一定能翻过那些山!
我顿时充满了学习的斗志。
回到家,重新做起试卷,竟泉思涌动。
红素材2023作文篇5
别让抢红包抢了春节的“戏”
毫无意外,缺少“美猴王”的鼠年春晚,已沦落为纯粹的红包春晚。20:36、21:05、22:12、23:11四轮“咻一咻”,以及五福红包,几乎霸占了春晚的所有黄金时段;微信在继续“摇一摇”、群红包的同时,再一次祭出了朋友圈“毛玻璃”的杀手锏,维护自己“红包界”的江湖地位; “刷一刷”也在除夕夜刷回了自己的存在感。加上360和百度的搅局,在除夕夜,几乎不到10分钟,就有一大波红包来袭,让人抢得不亦乐乎。
与商家的“撒红包如土”相比,公众的热情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在寻常百姓家,“咻一咻”、“摇一摇”的“吸睛度”,远远盖过了春晚的小品、歌舞节目。据统计,在20点40分,春晚第一轮咻一咻的互动次数就达到677亿次,是去年春晚红包全场互动次数(110亿次)的6倍,在20点38分,用户的参与热情达到顶峰,“咻一咻”峰值达到177亿次/分钟。而微信红包的数据,也不逞多让。截止除夕夜晚间22:30,微信用户一共发送68.4亿个红包,微信用户一共摇走1.1亿个红包,红包互动总量8000万次。公众的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随之而来,抢红包也成功的抢了春节的“戏”。年轻人聚在一起,“摇一摇”“咻一咻”“刷一刷”,而老人和孩子被晾在一边的场景,在除夕夜屡见不鲜;父母辛辛苦苦张罗一桌年夜饭,而年轻人却不领情,只顾低头“咻红包”;看朋友圈“毛玻璃”的兴致,远远高过听父母倾述一年的“心路”......说实话,这些不过是抢红包的必选动作,抢的人不会感到有多另类。但给旁人带来的,却是强烈忽视感和疏离感。显然,这是得不偿失的。
别让“抢红包”抢了春节的“戏”。假如春节是一台大戏,那么,“抢红包”充其量只是一个暖场歌舞。可以活跃气氛,可以凝聚人气,甚至可能风光一时,但终究只是配角。而对于春节来说,真正的“正戏”是贴对联、拜大年、述亲情等承载文化符号的年俗。通过贴对联,感悟古代的“微传播”,承袭文化的力量、传统的力量;通过拜大年,亲朋好友之间促膝长谈,增进感情,共享团员喜气的年味;还有在正月十五看花灯、闹元宵,感受喜庆、共享团员等等。我们不能让“暖场舞”抢了“正戏”的风光。
春节是民族的精神图腾和心灵坐标,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抢红包虽然好玩,但终究只是一场游戏,永远代替不了亲情和传统。而且,随着其它“新年俗”的到来,抢红包终究会像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一样,被公众遗忘。但无论新年俗如何更迭,贴对联、拜大年这些春节的“正戏”永远不会过时,这就是传统的力量,也是我们必须要珍惜和尊重的文化向心力。少咻几个红包,多秀一下亲情和年味儿,正当其时!
红素材2023作文篇6
亲爱的同学们: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亲临一线指挥;抗疫正在走向大决战,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战士,无论是风暴眼的武汉,还是祖国各地,处处刷屏着鼓励,时时传导着大爱,抗疫胜利的黎明,就在前方闪着光亮。这是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彰显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团结力量。
同学们,2020年波澜起伏,“一身忧国心,敢言千古志”。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代表北实全体教师向各位同学致以最深切的关心和最真诚的企盼!我们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同学们的身心状况和学业成长,用最温暖的“香慈”故事,以最特别的“北实”风物,激励和陪伴着大家,希望同学们不畏艰难,不怕险阻,迎难而上,顶天立地,与家人一起做好防疫工作,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共克时艰,做一个最美战“疫"者,让青春在战“疫"中闪耀未来。
?左传》云:“临患不忘国,忠也”。面对汹涌疫情,我不由想起十七年前那个非典”肆虐的春天,也是这个特殊的时候,离高考还剩100天的日子。2003年的“非典”,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从当年开始,高考时间整整提前一个月,从七月变成了六月。看到黑板上高考倒计时上的天数,擦一次,少一天,悬在同学们头顶上的发条越拧越紧。
“疫情就是考题,我们都是答卷人”,作为高中的校长和导师,在最关键的时刻,我沉着冷静,带领师生抗击“非典”,应对高考,立得起,挺得住。我激励高三学子:再过100天,你们将带着老师殷切的希望,带着父母深情的叮咛,跨进高考的考场,去书写你们青春岁月最绚丽的一笔,去翻开你辉煌人生最精彩的乐章。这100天既漫长又短暂。如果成功就在100天之后等着你们,那这100天将是漫长的;如果还没做好迎接成功的准备,那这100天却又是短暂的。如何度过这关键的100天?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强”。保持平常心。放眼前方,以平常心对待一切;拥有恒久心。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全心投入,把高考的成功,当成积铢累寸、厚积薄发的一种回报;坚守自信心。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有成功的信念,才有成功的行动,继之成功的结果;学习要虚心。谦逊好学,有问题不积累,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也许他们一句启发,就能省你几天时间;更有进取心。凝神静气,戒烦戒躁,努力做到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同时要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穿过风雨,阳光才会格外灿烂,这届“非典”疫情下的高考,同学们都交出了一份属于自己最高水准的答卷。
?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是充满传奇与挑战的新时代青年。十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信息公开和医疗水平都有很大的进步,病毒虽然很凶险,但我们有比2003年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几度怀揣梦想,即将放飞希望。不负最美年华,只等最后拼博。高三是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历炼,而高考则是这个历练中最重要的拐点。现在距离高考不到100天了,对于这次高考,相信你们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也会有一些紧张与担忧。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你们终于迎来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是选择就不存在成败,因为你们在过程中收获了知识的积累,促进了思想的成长,受到了师长的关爱,赢得了同学的友谊,区区几张试卷怎能写满你们飞扬的青春。“以国家之务为己任”,你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每天都有无限的可能去挑战、去创造,让自己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疫情危难,更显担当。学校党委以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政治担当,带领北实人冲锋陷阵,为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曾军良心系师生,第一时间带领学校党委会和校委会,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全面系统推进我校疫情防控和延期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后三次召开网络校务委员扩大会,研究疫情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创新与落地,明确北实教师必须具备的十大素质;召开网络党委班子扩大会,号召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发布《学校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工作方案》;发出《学校党委致全体党员倡议书》,启动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双联系、双报到”应急响应机制;发出《学校致全体班主任书》《学校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学校致全体教师的一封信》;号召全体党员和教职员工通过“温暖武汉”项目为疫区捐款;曾军良书记不仅带领班子成员迅速反应,靠前指挥,同时还积极撰写文章,鼓舞宅在家里的师生、家长和各界朋友,不负韶华,丰盈生命,让这个不一样的寒假,拥有一样的美好与成长。无数北实教师、校友与学子,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情与关切,在每一个领域抗击疫情,期待着春天。
“杨柳弄春柔,莺飞催草长”,你们必定还会回归熟悉的校园。炽热之夏,我们将陪你们意气风发地迎接高考。硕果秋韵,你们将眼含星光向未来进发。我们一并蓄力,一同期许。高考临近,北实精神也伴随左右,鼓励你为梦奔跑。“至诚至精、爱国为民。勇于担当,善于超越",是从“香慈”到“北实”跨越百年的精神回响。
北实人始终选择与时代同行。我们的第一任校长、著名爱国慈善家和平民教育家熊希龄创办了香山慈幼院,作为一所享誉中外的百年名校,其将“素质教育引入慈善模式”的试验,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香慈一路走来,勇立时代潮头,融会中西学术,贯穿古今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以致“四方学子负笈远,东西南北革一堂”,于今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岁月沧桑,积淀着百年名校的学府风范和独特魅力。在过去一百年的历史中,学校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发展、共进步。她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思想创新、社会变革、国家振兴的过程中从未缺席,北实人怀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努力以知识和思想的创新与实践,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汉代史学家班固曾说:“爱国如饥渴”。早在19世纪末,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我们的老校长熊希龄先生就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并撰写了《军制篇》,被时人评为“中国改革新军的经典”;熊希龄还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办《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作为清末维新运动的重要成员,他险些陪同“戊戌六君子”成为血洒长街的第七位“君子”。1913年,熊希龄当选为民国第一位正式内阁总理。然而,他却选择教育作为他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并将其全部家产捐献给了平民教育事业。面对中国“输币割地,刳肉饲虎”的危机,熊希龄带着拯救中华的使命,考察西方列强的兴国之道,确立了“大为强国保种之谋,小为育子克家之计”的教育立国理念,增加了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强国,志在凭借培养人才以改变中国备受欺凌的状况;保种,志在借助教育维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精神。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熊希龄又率先于1918年在北京筹办香山慈幼院,并于1920年开学,首推平民教育和慈善教育。创办之初的15年内,该院收留的五千余名孤贫子女,后来悉数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其中还有一批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
熊希龄曾于1922年被推选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长,有力促进了“六三三”学制的创立,该学制一直沿用至今。香山慈幼院推行的“学—研—产”教学,与今天我国教育界正在试行的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理念高度一致,而香山慈幼院却早了近一百年。熊希龄实施的“新教育”,为成功推进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进入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了卓著功勋。
中国“历史之父”司马迁有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在熊希龄的组织领导下,香山慈幼院组成200人的义勇军,开赴上海战区,女生则加入红十字救护队,前往战区医院帮助工作。1933年爆发了“长城抗战”,熊希龄又带长女熊芷和部分慈幼院师生,组成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熊希龄人生最后的日子,是率领师生在抗战前线浴血奋战中度过的,这是他生命光彩的升华。“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简要而准确地概括了他的一生。南京国民政府即颁文对其辉煌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做过许多好事。"
从百年香慈到魅力北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北实人充分挖掘百年名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与弘扬熊希龄先生及香山慈幼院的办校思想,与时俱进,协同创新,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魅力教育”为特色,全面探究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普适规律,推动了75项教育教学改革,其中有48项获得了全国、市、区一等奖。“魅力教育的魅力何在,在我看来,就是要办‘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创造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努力探究幼小初高可借鉴的普适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发展奠基。”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党委书记曾军良如是说。新时代的北京实验学校,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方面,走在了全国教育创新的前列,将为京津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提供鲜活样板,创建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卓越新品牌。
亲爱的同学们,“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博击春天,翻过炎夏,便是金秋。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些风雨。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地狱般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人生是一场长跑,你们每个人,都是勇者,也都是胜者。愿你们以非凡的激情,坚持奋斗,让最美的青春在战“疫"中闪耀未来;愿你们以优异的成绩和杰出的表现,向我们的百年校庆献礼!期待风华正茂的你们,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与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相约,你们将会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红素材2023作文篇7
家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的习惯主要是在家里培养的,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才能培养出好的习惯,所以好的家风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来说说我家的家风吧!
诚实的品质在我家一直很重要。小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不能说谎。要拾金不昧,捡到东西应该立刻归还给失主。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诚实的品质已伴随了我很多年,并将永远伴随着我。
都说节俭是美德,我家也不例外。在家里,爸爸妈妈一直教育我,要继承中华民族节俭的美德。我以前在物质上的要求很高,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得吃到什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我乱花钱的坏习惯。妈妈告诉我,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乱花。我需要的东西,不管多少钱妈妈都会给我买,可我却总是在一些没用的东西上乱花钱。我发现了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下决心改掉了它。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我家的节俭还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不浪费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以前我经常剩饭,吃不了,最后全都倒掉了。妈妈教育我说,“难道你从小就知道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现在都忘了吗?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种庄稼,你却在浪费,多对不起他们啊!”听着妈妈的话,我羞愧极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剩饭了,每次碗里都干干净净的。
妈妈是一个宽容善良的人,不管别人做错了什么,她都会用她那颗宽容的心去原谅他。每当我与同学发生不愉快时,妈妈总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遇到事情时要先反思自己,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原谅别人,那样自己也会很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国庆素材作文7篇
★ 奋斗素材作文7篇
★ 语文素材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