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书吧 >心得体会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7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案是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7篇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1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天暖和了,许多花都开了。树林里,花丛中,经常看到小蜜蜂等很多小虫子。特别是在我们农村,蜜蜂更是到处可见。在孩子们的心中,小蜜蜂的形象一直是勤劳可爱的。在外面玩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去追捉蜜蜂,还会有调皮的孩子去捅蜂窝。这些行为都非常危险,因此有必要让幼儿知道招惹蜜蜂会带来危险,了解一些被蜂蛰后的急救常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简单了解被蛰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1、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2、课件。

3、故事挂图。

4、音乐《春天》。

5、蜜蜂、蝴蝶、小白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生气的小蜜蜂》,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1、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并提问:小蜜蜂为什么要蛰三个小朋友?看到蜜蜂后怎么办?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2、(出示挂图《遇到蜜蜂怎么办》)教师结合挂图小结:看到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它们。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其它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露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袭击。

二、了解一些被蜂蛰后的急救常识。

提问:如果被蜜蜂蛰伤后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总结兰兰妈妈的做法:如果被蜜蜂蛰了,一定要赶紧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伤口,必要的时候要到医院治疗。

三、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

1、(播放课件)教师结合画面分别介绍蜜蜂、马峰、黄蜂,引导幼儿观看蜂刺,了解各种蜂蜇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会中毒死亡。蜜蜂蛰人后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哲人。马峰、黄蜂的攻击力很强,被它们蛰到非常危险,千万不要去招惹它们,更不要去捅它们的蜂巢。

2、(播放课件)教师结合画面分别介绍蜘蛛、蜈蚣等小虫子。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它们。

四、我们到野外去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在野外游玩时,千万不要在靠近蜂巢的地方,更不要去捅蜂窝;尽量穿上长袖衣服、并戴上帽子;万一被蛰,不要哭,不要用手去抓被蛰的部位,要赶快找大人帮忙。

五、和幼儿一起扮演蜜蜂、蝴蝶、小白兔,跟随音乐《春天》出去做游戏。

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扮演小蜜蜂、蝴蝶、小白兔,唱起歌,跳起舞,出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节活动课我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其中,并结合挂图集中幼儿注意力。通过看课件了解其它常见危险的小虫子,加深幼儿对本节活动内容的印象。在最后,我选了和本节活动季节有关的表演来结束活动,使本节活动课更加丰富多彩。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以生动的游戏情节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发现钻的安全、快捷方法——正面钻。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拱形门六个(布置成山洞状),悬挂桃子若干,小篮子三个,幼儿小猴子头套、尾巴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伴随欢快乐曲,教师扮猴妈妈带猴宝宝出来玩,猴妈妈:“猴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跟着猴妈妈到外面去玩一玩喽。”音乐中,幼儿自由做扭、挠、爬、跳等模仿小猴子的动作进行热身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多次尝试、体验,发现正面钻动作。

猴妈妈手指远处悬挂的桃子说:“猴宝宝看,山那边有许多桃子,我们去摘一些桃子吃。”猴妈妈带猴宝宝在去的路上遇到山洞:“哎呀,这里有许多山洞,猴宝宝知道怎么过山洞吗?”

a、猴宝宝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过山洞。

猴妈妈在猴宝宝尝试过山洞后提问:“猴宝宝们,你们都是怎么过山洞的?”(幼儿回答自己过山洞的方法一一爬过去、钻过去、蹲着走过去……)

b、幼儿通过再次尝试和比较,发现正面钻是通过山洞快捷、安全的方法。

猴妈妈:“猴宝宝过山洞的方法很多,有的爬、有的钻,有的走,可是谁的方法是又快又安全呢?请猴宝宝再去试试。”猴宝宝分成两组,一组过山洞,一组观察,分别找找哪种过山洞的方法又快又安全。

猴妈妈:“猴宝宝说说谁过山洞的方法又快又安全?”“他是怎么过山洞的?”(幼儿发现正面弯腰钻山洞的方法比较快。)

c、请动作准确的猴宝宝示范正面钻的动作,猴妈妈进行语言指导。

猴妈妈:“我们请这些猴宝宝表演他们是怎样钻山洞的。哦,他们面对山洞弯下腰,低下头,轻轻一钻就过山洞了,真的`是又快又安全。”

d、猴宝宝尝试用正面钻的方法钻过山洞。

猴妈妈:“现在我们一起钻过山洞去摘桃子,再钻回来把桃子送回家,好吗?”

2、猴宝宝钻过山洞摘下桃子,并再次用正面钻的动作钻过山洞把桃子放到小篮子中。

3、幼儿完整进行游戏两次。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猴宝宝今天找到了过山洞的好方法,又快又安全地钻过山洞摘了很多桃子,你们可真棒。”

2、复习体育游戏:《捉尾巴》、《老猫睡觉醒不了》。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3

主题的由来:

班中的幼儿不会正确使用牙齿进行咀嚼;进餐后不能主动漱口需教师提醒,在牙齿检查中班中个别幼儿有龋齿。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结构学会正确咀嚼

2.让幼儿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危害、掌握保护牙齿的常识,知道牙齿的功能及与健康的关系。

3.使幼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饭后漱口和每天早晚要刷牙的好习惯。

问题板块

教师提出的问题:

1.牙齿都能干什么用?

2.缺了牙齿会怎样?

3.牙齿变黑、牙齿上的洞洞是怎么产生的?

幼儿的疑问:

1.为什么不刷牙,牙就会出现洞洞呢?

2.“虫牙”是牙齿上长虫了吗?

3.怎样牙齿才会又白又亮?

主题壁报

大墙:

和幼儿共同创设牙齿的墙饰。

小墙:

1.盥洗室:粘贴小狗刷牙的图片

2.画上牙、下牙的图片供幼儿练习刷上、下牙的方法。

3.粘贴小朋友正确与错误的刷牙图片使幼儿进一步明确刷牙的正确方法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图书区:

1.增设相关的图书图片

2.投放保护牙齿的歌曲、儿歌及相关的故事

表演区:

增设牙齿的头饰及相关的儿歌

自然角:

增设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美工区:

增设相关的图画纸让幼儿练习画牙刷和牙膏

科学区:

增设牙齿的模型及牙刷供幼儿练习正确刷牙的方法

家园合作

1.请家长给每名幼儿带一把小牙刷供幼儿在园中练习正确刷牙的方法

2.请家长培养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3.家长园地增设相关内容:如何正确保护牙齿及刷牙的正确方法。

资源利用

1请园中的保健医给幼儿讲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2.请大班的孩子给幼儿讲一讲自己的小牙是怎样变黑的

3.请幼儿将漱口水吐到一个盆里观察漱口水的变化。

4.请幼儿用自己的小牙刷在班中练习正确刷牙的`方法。

5.提供刷牙的模具及牙刷供幼儿练习刷牙。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活动过程: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

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活动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5

设计意图:

九月、十月,天气逐渐转凉,步入秋天,秋天的特征也日益明显。孩子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树叶、花瓣开始飘落,各种瓜果非常丰富······我设计这堂课,通过一个意境优美的童话故事,结合幼儿的相关经验,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感知故事中多彩的秋天。

2、通过回答问题,锻炼记忆力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几片落叶。

2、 自制教学挂图,动物头饰,水果图片,房子图片,路牌。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落叶,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树叶)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的是什么?你们猜一猜这树叶是从哪里来的?(老师捡的。)为什么地上会有树叶呢?(秋天到了,树叶凋落了。)

(2)教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树叶的故事,名字叫“树叶房子”。

2、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的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

(1)第一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猜一猜三只小兔子要去干什么?这个路牌上有谁的照片?说明小兔子们要去找谁呀?

(2)第二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小兔子们在干什么?小猪在家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第三幅图中的小兔子在干什么?小白兔用什么颜色的树叶盖了一间房子?小黑兔、小灰兔呢?它们在用什么颜色的树叶盖房子?

(4)第四幅图上谁回来了?它的小车里放着什么?你知道这些水果都是在什么季节成熟吗?小猪来到自己家门口看到了什么?(教师手指着三间树叶房子)

(5)小兔子们帮着小猪把什么放进了红房子?把什么放进了黄房子?又把什么放进了绿房子?

(6) 最后一幅图画上,你看到小猪在干什么?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4 、结合挂图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复述故事。

(1) 秋天来了,大地穿上了······(请幼儿回答)

(2)小······兔、小······兔、小······兔(教师用手指着图中相应的兔子,引导幼儿说出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到树林里去看望······(教师指着小猪路牌,引导幼儿说出小猪)。

(3)咦,小猪······,小兔子们就在院子里······

(4)院子里好多漂亮的树叶。小白兔说:“我用······做间······。”(教师用手指着图中的红房子)小灰兔说:“我用······做间······”小黑兔说:“我用······做间······”(教师用手指着相应颜色的房子,鼓励幼儿说出答案。

(5) 房子搭好了,小猪······。小白兔对小猪说······。

(6)小猪把红苹果放进红房子,把黄香蕉放进······,把······放进······。(教师手指着相应的房子)

(7)“谢谢,谢谢!”小猪高兴地在草地上······。

5、 请个别幼儿进行复述。教师适当的启发、鼓励。

6、分角色表演。

教师指导幼儿带上动物头饰,拿好图片,表演整个故事。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内容复述、动静结合的游戏活动、积极的鼓励和评价等方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2、有几个幼儿不愿意主动表达,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内容不感兴趣,或不会回答问题,或羞于开口,也可能是因为不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和小朋友争辩。我们应该尊重和接纳幼儿的各种说话方式,理解不同幼儿高低不等的表达水平。鼓励幼儿多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我见解,对主动表达的行为给予表扬,对表达准确的行为给予奖励,并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行为。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6

小班环保主题活动设计——《小手——环境的小卫士》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兴趣,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环保教案(二)。

2、愿意尝试多种方法,来改变环境和事物。

3、感知与环境的关系,爱护环境活动一:《小手——环境的小卫士》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观察环境的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感知塑料袋、废纸、落叶与环境的关系,愿意捡起它们。

3、懂得小手是环境的小卫士,要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1、选择有落叶、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的环境 2、人手一只塑料袋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事先选好的场地,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观察兴趣。

“这里美吗?为什么?”教师指着被风吹起的塑料袋问:那是什么?塑料袋到处扔好吗?你有什么感觉? 让我们在看一看地上的纸、树叶小朋友有什么感觉啊? 2、我们怎么才能让这里变的干净,美观呢?引导幼儿讨论出用我们的小手来帮助这里的环境。

3、幼儿动手拾树叶、废纸和塑料袋 4、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这里的环境改变的真干净。

我们还要做到不乱扔纸、塑料袋,使这里的环境一直这么美。

活动二:《做风筝》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剪刀,会用剪刀剪眼睛和嘴巴,教案《环保教案(二)》。

2、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3、激发幼儿积极动手用塑料袋制作玩具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细绳、即时贴、小剪刀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这是我们上次拾的塑料袋,今天我们让塑料袋象风筝一样飞起来好吗?”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制作风筝。

(1)提问:“风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怎样做这个风筝呢?” (2)启发幼儿想出在塑料袋上贴上眼睛、嘴巴等 3、教师提出要求 先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嘴巴和装饰物,贴在袋子上,在用细绳做风筝的线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将做好的风筝拿到户外,四散奔跑着玩。

活动三:环保宣传员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环保标志 2、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人手三张白纸。

蜡笔活动过程: 1、讨论:怎样使环境一直保持干净呢?怎样提醒每个人都来爱护环境呢? 2、启发幼儿讨论出要制作环保标志。

3、幼儿动手绘画、制作环保标志 4、让幼儿将自己做的环保标志贴到自己想贴的地方。

香烟的危害(小班)一、活动目标通过幼儿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香烟中含有有毒物质,了解香烟对水的污染,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香烟、金鱼、鱼缸。

三、活动过程1.做一做(1)金鱼在鱼缸中快乐地游动。

(2)把香烟泡在水中。

(3)把金鱼放入泡有香烟的水里。

(4)金鱼死了。

2.想一想、说一说金鱼放入泡有香烟的水里,数分钟后金鱼死了。

请幼儿通过讨论得出:香烟中含有有毒物质,吸烟对身体有害。

四、活动建议1.本篇活动中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结果由幼儿观察说出,教师可做简单小结。

2.可用蚂蚱做实验:在玻璃缸里放入蚂蚱,用在泡香烟的水中泡过的青菜叶喂它,发现蚂蚱会避开菜叶,并远离菜叶进入睡眠状态(时间需用20分钟左右)。

3.活动延伸(1)创编一个表演游戏,让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可在家与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实验。

可用小草鱼、小虾等其它小水生动物代替金鱼。

香烟水的浓度越大,实验效果越好。

(3)幼儿可在家里观察、比较吸烟和不吸烟的人,如他们的手指颜色、牙齿颜色、嘴里气味等。

小班谁来了教案及反思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着、看”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着、看”两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自读自悟,懂得文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猜谜:“两根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引入课文:人的手多么灵巧啊!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

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难读生字:情、等。

做“小小播音员”带读有拼音的生字。游戏帮助记忆。(找朋友,开火车的形式认读去音节生字)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别忘了每次我们认识新朋友后的任务: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①、检查读长句子。

出示4个句子:

⑴、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⑵、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⑶、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⑷、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②、指名读句,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③、读了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完成练习说说做做。

(我替爸爸。我给妈妈。我帮奶奶。)

3、课文,边读边想像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1、自主识字。

说说自己会认哪些字,介绍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2、写字指导。

①、同桌比较“着、看”的异同。

②、全班交流。

③、观察“着、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④、教师范写,注意“着、看”中撇的书写。

⑤、学生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游戏巩固识字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读不带音节的生字,如有读错,其他同学帮忙读,读准一个字,就向上攀登一步,读准全部生字,才能登上最高峰,成为胜利者。

??、朗读指导,感悟文意

1、朗读第二、六自然段,想想疑问句、感叹句该怎样读。(带“。”读重音)

句一: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

句二: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句三: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2、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分角色朗读。

⑴、出示课文插图,联系课文说话。

“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谁来扮演爸爸、妈妈、奶奶,读读他们的话。

⑵、指导分角色朗读。(加“。”读重音)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奶奶:“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3、全班交流。

⑴、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

引导学生想想平时奶奶、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⑶、学生表演读

4、a、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也可以谈自己)

b、创作画《我有一双小巧手》,并写上想说的话。

??、看看,记记,写字指导

1、先看“画、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画”下面的凶字框不能写得太高,“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先复习上节课中的生字,让学生对生字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这在第二课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朗读的过程中,我重点提出了三句话:“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和“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这三句话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奶奶说的,所以在指导学生之前,我先让他们想一想在家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是怎样说话的,在出示这些句子,我觉得这样对于学生模仿语气会有些帮助,在说到挠痒痒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动作,学生特别感兴趣,后来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让他们边做动作边朗读,有些学生做起来很滑稽,学生们在开心的气氛中朗读,这是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地方便是在创作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写上想说的话,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意思,结果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觉得在拓展性训练上还有待加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语言谁来了教案精选7篇

谁来了音乐游戏教案通用7篇

谁来了音乐游戏教案优秀5篇

语言谁来了教案通用6篇

听听谁来了教案6篇

语言谁来了教案参考5篇

谁来了音乐游戏教案5篇

谁来了音乐游戏教案优质8篇

语言谁来了教案模板5篇

谁来了音乐游戏教案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72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